鲁迅我还知道为了写好故事你买了罗伯特麦基的《故事》

admin 发布于 2024-02-14 阅读(106)

(本文首发于本人微信公众号BFA-,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我知道

自从选择了艺考

除了苦恼于怎样找个女朋友

你又有了新的烦恼

即,怎样写出一篇好故事

——鲁迅

我还知道

为了写好故事

你买了罗伯特麦基的《故事》

报了艺考培训班

看了几百篇小说和电影

但是还TM写不好一篇故事

——周迅

故事写作,是一件聊起来很尴尬的话题。

因为,大部分艺考生都写不好故事。

也因为,大部分艺考老师都教不好故事。

故事写作,又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艺考课程。大部分名校专业都会考到故事写作。大部分培训机构把最长的课时给了故事写作,大部分艺考生花费了最多的精力去练习故事。可结果呢?最令人沮丧的仍然还是这门课,因为你很难在短期内看到自己的进步。以至于大部分的考生最终选择放弃,更有相当一部分故事老师直接宣称,故事没法教!

果真如此吗?我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很久了,同时仔细阅读了上百篇艺考生的故事习作。再加之今年备考群的周作业为我提供的大量故事案例。通过一一分析与总结,关于艺考生的故事写作,我有了一些全新的发现。

这些发现,以及由此给出的写作建议,汇集为此刻你所看到的《故事课》系列文章。而本文是这个系列的首篇,在这篇文章里,我将带你破除一些关于故事学习的误区。相信我,这些误区99%的艺考生都有存在,90%以上的艺考老师也无法幸免。

首先要破除的误区是,一流故事不等于一流文学

从文学角度出发,大家需要明白,好故事从来不是文学的追求。文学所要探讨与研究的课题,远远超过了故事。没错,你曾经读到过一些文学作品,爱不释卷,认为自己读到了非常好的故事。但那也只相当于早餐时你碰到个炸油条非常棒的人,除了炸油条,这个人还有很多其他的身份,要做很多其他的事情,炸油条这件事在他的人生中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正如同炸油条的人≠油条,文学同样不等于故事,尤其一流文学绝对不等于一流故事。实际上,最一流的故事,在文学序列中也只能算二流文学。比如马里奥·普佐大名鼎鼎的小说《教父》。

问题是,在当下的故事学习中,有太多的人将文学标杆作为故事标杆。这体现为,希望通过阅读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来提高自己的故事写作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本身没错,但前提是你得找对作家和作品。我相信几乎每一位艺考生手中都有莫言的书,川端康成的书,马尔克斯的书,托尔斯泰的书……,这些都是世界范围内最一流的文学泰斗,但很抱歉他们跟你目前的故事写作关系不大。莫言的确在诺贝尔奖的演讲中,自称为“讲故事的人”,但那毕竟只是一种自谦。想通过阅读提升故事写作能力,相较于好文学,你应该多读好故事。

我直白的说吧,你们应该多读读二流的文学。

别一听二流就心生抵触之意,只知一流不知二流,其实是知识面/阅读面双狭窄的体现。这就如同一提文艺复兴,就只知道达芬奇,这种认知水平跟村妇有什么区别。更何况,我从来没见过哪个美术生一上来就学习达芬奇的。说到这还要再吐槽一句,目前的编导类艺考的教学体系建设,在科学性与有效性上远远比不上美术,音乐等科目,否则也不用我在这一篇篇的拨乱反正了。

言归正传,二流文学去哪里找?这其实是个很难的问题,因为一流文学不难找,书店里满架子都是,出版社出了一版又一版。三流文学也不难找,大部分的网文都是三流。在此,我推荐两个寻找方法:

第一, 请寻找过去二十年被改编为电影的文学作品,尤其重视那些票房不错的作品。

电影是大众的艺术与消遣,其受众面远多于文学,文学作品有改编电影的价值,意味着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更能引起大众的共鸣,这便是一个好故事。在此,我推荐大家去读鲍鲸鲸的《失恋三十三天》和扬·马特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第二, 请寻找目前仍在发行的纸质严肃文学杂志。

互联网时代的崛起,无纸化的阅读方式,严重创伤了传统出版业。今天的文学杂志能够生存下来,实属不易。那些成名成腕的大作家作品已经可以一本本的单独发行,但还有很多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不红不紫的无名作家,在苦苦的抢夺文学杂志上捉襟见肘的版面。去买几本吧,你的收获绝对大于花掉的那几十块钱。我在此推荐《小说月报》和《十月》。

第二个要破除的误区是,故事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体。

很多同学向我抱怨,说自己故事写的像散文,散文写的又太像故事。在此类言辞中,很明显的将故事归类为与散文平起平坐的独立文体。但我想告诉各位的是,故事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文体。将故事列为独立文体,是中国艺考培训的一大发明,非常具有中国特色。

那故事是什么?故事其实就是一个事件。若你用大荧幕去呈现这个事件,就成了电影;若你用文字去呈现这个事件,就成了小说;若你用舞台去呈现这个事件,就成了戏剧。电影/小说/戏剧,都是故事的呈现形式和讲述技巧,其本身并不是故事。将故事列为独立文体,纠结于文体的规范与否,都只是在形式层面纠结,无助于故事能力的提高。

那么什么是故事能力?

我将故事能力拆解为两个部分:故事的构思能力和故事的呈现能力。

我们在故事学习中所习得的诸如三一律/冲突/悬念等等概念,其实都是故事的呈现技巧,跟故事构思关系不大。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上了一大堆故事课,还是构思不好故事。

在当下的故事学习中,实际上最困扰各位的,其实是故事构思能力。一句话概括,想不出故事!

怎样构思故事,这又是一个十分宏大的课题,我会专文讲解,不在此展开。在次提醒各位的是,纠结于形式的学习,文本的规范,无助于故事构思能力的提高。

第三个要破除的误区是,故事的原创不是从0开始,而是从60开始。

很多同学一提到写故事,脑子就一片空白。一落笔,就生编硬造。最后提交上来的故事前言不搭后语,前因不接后果,逻辑混乱漏洞百出。针对这种学生,我一般会让其在第二篇的时候,写一个自己身边的人或事,或者向我转述他看过的某篇小说或电影。这时你会发现,第二篇的水平会远远高于第一篇。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一方面是由于熟悉的人或事能更容易的讲述。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方面是,我们的故事创作绝对不能从0构思。故事创作的基础,是其他的故事,这包含了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也包含了我们曾经听说的故事。

这属于抄袭吗?当然!但这种抄袭并不丢人,且十分必要。为此,我借用美术上的一个概念,叫“临摹”。美术生学画画,会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以“一模一样”为唯一标准,事无巨细的临摹下来,这是美术学习十分重要的方式。德国大画家门采尔甚至到了晚年,还临摹了一批古希腊浮雕。北电导演系的本科课程里,也有专门的大师电影片段仿拍课程。所以,模仿是初学者入门,甚至快速进步的不二选择。

毕加索说:优秀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剽窃。

我建议各位故事学习者,抛弃掉从0开始的故事构思观念,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大胆模仿,集成式创新,必定会有很大收获。也提醒各大艺考培训机构,不妨在故事写作的课程中,加入几天的故事仿写课程,由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故事仿写,这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

第四个要破除的误区是,文笔不是用词华丽。

一提写作,就想文笔,就想用成语,就想化身余秋雨。这是多年来僵化的中学语文教育带给各位的写作慢性病。这病,得治啊!

什么是文笔?文笔就是文章的风格,而用词华丽只是诸多文风的一种,而非全部。但无论哪一种风格,都绕不过文笔的第一要求,那就是描述准确。

没错,各位若能把一件事,一个人交代的清清楚楚,本身就是好文笔!

甚至无数种文风,无数个成语,无数的谚语,本身都是在帮助我们在写作时,对人事物进行更加准确的描述。真实即为美,大家不妨思考一下这个概念。

想拓展文笔视野的同学,我推荐各位读海明威。

关于故事写作,要讲的千头万绪,要写的千丝百缕。

今天就此打住,关于故事写作的其他话题,我们下一篇见!

标签:  故事 文学 写作 构思 电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