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源:语文专题学习与整本书阅读十讲

admin 发布于 2024-02-22 阅读(83)

我与地坛句子赏析_地坛名句_地坛散文

新课标视野下《我与地坛》的阅读策略

胡智源(余文浩名师工作室成员)

地坛散文_地坛名句_我与地坛句子赏析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近年来入选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科书,被散文界公认为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这篇散文以自传的形式,围绕作家对地坛以及在地坛所遇人物的观察两条线索展开。作家在描写地坛所见所遇的过程中,对“生”与“死”进行思考,最终在思考中得到自我救赎。贯穿于《我与地坛》的生命意识让作品显得情思深沉,有别于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其他散文作品——散文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写,又有对情感的表达,更有理性的、思辨的哲理。

对于这部经典散文作品,学生仅阅读选入教科书的一二节内容,而没能尽窥全豹,从而得到经典作品的精神滋养。后疫情时代,疫情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影响,再加上身处学历竞争洪流中频频遭遇挫败和打击,学生需要文学的良药来建构稳固而坚韧的价值观。

吴泓老师在《语文专题学习与整本书阅读十讲》提到专题学习或整本书阅读的价值与方式:在高中阶段,语文专题学习或整本书阅读主要是以思想、内容为主。高中生最主要是学什么?第一,得让其“会思考、有思想”;第二,得让其掌握承载自己思想的“样式”。按照高中生在语言、思维的发展和变化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和需求,选择某一部境界高远的经典作品,或某一位在历史上影响巨大的人物,或某一个重要的文学、社会现象或思潮等。

《我与地坛》正是能够让学生“会思考、有思想”的文学“样式”,对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从国内外研究出发,思考《我与地坛》的阅读策略

本世纪对史铁生作品的研究集中在国内文学研究者的范畴内。知网收录的以“史铁生作品”为研究对象的3707篇论文大致分为三种研究方向:一、围绕史铁生对生命的思考(母爱、亲情、生死观)进行研究。二、站在写景抒情散文教学的视角,探讨《我与地坛》的教学策略。三、以文学化传记的方式,揭示史铁生人生经历和文学写作的二元对话。

围绕史铁生作品生命意识的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学者梁鸿对史铁生的思想进行了阶段划分,她认为史铁生执着于生死的探讨,是因为这个阶段的他还没有能够摆脱残疾所带来的痛苦。她认为到了下一个思想阶段,史铁生开始思考天地万物之间的差别,超越生与死,开始思索人类的灵魂。在汪文忠、王泓合著的研究论文中,研究者认为,生命意识贯穿史铁生作品的诗中,在散文《我与地坛》中,他交出了一份关于生命意义哲思的完美答卷。在肖百荣的《死亡之真——论史铁生创作的死亡主题》中,研究者对史铁生创作的死亡主题展开了详细分析,他提出了史铁生的死亡主题表现出明显的反英雄主义倾向,他对人类命运的认识,对整个人类具有启发意义和激励价值。

关于《我与地坛》的写景抒情散文教学策略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李瑞洁从写景抒情散文概述、写景抒情散文教学现状及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设计四个角度展开了详实的研究。钻研教材,研究文体,关注阅读教学学理,是建构《我与地坛》教学策略的一种有效途径。从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出发进行教学和阅读,可以得出这一类文本的阅读策略,可以解决课本节选的思想内容的理解问题,却难以带领学生走向史铁生深沉独特的生命体验,无法完整地认知地坛对于史铁生内在的塑造。

最后,以文学化传记的形式,用人生经历对照作者的思考,可以用来解释作家的思想。其研究结论可以为教师提供创设阅读情境资源。

二、从新教材、新课标出发,思考《我与地坛》的阅读策略

2004年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选入了三篇现代散文,其中两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被编入2019年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同时编入的还有《我与地坛》(节选)、《赤壁赋》《登泰山记》古今散文。统编版单元中,除《我与地坛》以外,其他篇目均单独成篇,唯有《我与地坛》只取其中两节。推测其缘由,个人所见是:后面章节多以观察地坛中人物活动为主,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对地坛的思考集中于一二章节。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质量评价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课标的改革引领了语文课堂的变革,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倡导建构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基于文本在新教材中的地位,基于课标对语文学科素养、学习任务群的设定,本人对于《我与地坛》的阅读策略做出以下设计。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我与地坛》整篇散文的阅读策略

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阅读策略:(1)因声求气,在朗读中感受散文文辞之妙;点拨朗读技巧,创设情境,通过调整语速、停顿、节奏等朗读方式,体悟作家情感。(2)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梳理、整合和积累运用准确修辞手法的语言表达;梳理感性化、诗性化的语言,并理解其背后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梳理、赏析新奇陌生的语言表达,尝试归纳作家的风格特点。

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阅读策略:(1)通过对写景语句中自然意象的捕捉,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2)整合阅读时的感性体验,探究规律,提高理性思维。(3)关注作品中关于生命的哲思,运用逻辑思维,探究作家的理性思维。

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的阅读策略:(1)从创作角度出发,领悟作家倾听自然的方式——用感官倾听,物我一体;(2)结合作家自传,理解创作和表达背后独特的体验;(3)通过对文本的审美鉴赏,挖掘文本的独特美质,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培养良好的审美修养。

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阅读策略:(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品所创造的现实意义。(2)与西方关注生命个体存在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在吸收、比较的基础上,传承作品中先进的思想文化。(3)在“史铁生与地坛”“史铁生作家展”等文化展示活动中,参与传播优秀先进的文化。

提倡阅读《我与地坛》全篇,是提倡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引导学生与思想和文学巨人——史铁生进行精神对话和交流,使学生在生命的起点就占据一个精神的高低,完整地接受典范作品的熏陶。而以核心素养为终点,观照阅读与学习的过程,可以让教学者筛选出与文本相契合的阅读策略,从而让学生培养语文能力,培养纯正的阅读趣味。

通过对《我与地坛》充满生命体温的文字的感悟与认知,发现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他创作的最好的作品是他自己”),理解作家与物同体、悲天悯人的情怀,理解作家对于生命的终极思考。能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人类的现实困境,围绕作家思考的问题阐发个人见解。

(二)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我与地坛》整篇散文的阅读策略

1、自主阅读,制作《我与地坛》语言札记:以语言规律(如运用修辞、表

现力强的语句;词语的运用、语序的变化等)为梳理和记录的角度,一边阅读,一边记录。

2、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验,发挥联想和想象,尝试围绕一个主题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借鉴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力求有自己的发现,产生个人的见解。

3、更新对写景抒情散文文体特点的学理理解,根据写景抒情散文的艺术表达方式,运用“文本细读法”“比较阅读法”,组织合作探究式的阅读活动。

4、尝试创作散文作品:运用自己所喜欢的写景抒情散文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创作;创设创作情境,围绕情境主题进行创作(如“史铁生与地坛”“史铁生作家展”的文化展示活动、编撰史铁生研究论文集等)。

以学习任务群为支架,是为了明确作品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作为必修课程中的学习任务,《我与地坛》一二章节更注重基础性,更强调对于本单元文体共性的解决;而后面五个章节的阅读,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引领学生对作品的内容、结构、意蕴,对作者的思想有完整的认知。

学生最终能够运用“文本细读法”“比较阅读法”等阅读方法,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围绕人文主题,在真实情境下,完成任务,增长思维能力,形成个人见解。

三、运用阅读策略阅读《我与地坛》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走近文本:

(一)准备文献资料:打印《我与地坛》全篇,发予教学班级学生。

(二)设计表格,搭建自读桥梁。

表格预设:

章节

第一章节

第二章节

……

每一章对于地坛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一章最重要?七章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

环节二:涵咏文本:

(一)以与主题相关的主问题切入文本。

1. 题目为《我与地坛》,哪些地方写了地坛?对我而言,地坛是什么?

2.第一节中的一些写景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家用拟人的手法,要写出什么?请你摘录这些运用了拟人手法的写景句。

3.作家对生死有着独特的见解。请你摘录文中关于生死的议论语句,并随文写下你的看法。

(二)以阅读任务带领细读:

1、用自己的话书写你对史铁生的精神家园的理解——为什么地坛可以长久地吸引史铁生?史铁生怎样在地坛获得自我救赎?

2、运用拟人手法、融情于景的写法,描写你的精神家园。

(三)拓宽阅读空间

1、开展“史铁生的生命观”文学研讨会。

2、积累摘抄有表现力的句子,总结语言规律,制作语言札记。

3、阅读研究文献,发表见解,撰写文学评论。

环节四:评价阅读

1、设计量表,评价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

2、设计调查问卷,评价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梁鸿.史铁生.残障生存于个体精神旅程的哲理叙述[J].北京社会科学.2003.02.

[2]汪文忠、王泓.诗意的活着——史铁生作品的生命意识透析[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04.

[3]肖百荣.死亡之真——论史铁生创作的死亡主题[J].中国文学研究.2004.02.

[4]孙若圣.史铁生在日本的译介与读者评价——个体叙事与文学的越界[C].小说评论.2022.06.

[5] 李瑞洁.高中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2.

[6] 吴泓.语文专题学习与整本书阅读十讲[M].商务印刷出版社.2021.

[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8]余文浩. 扶轮问路,我歌我行——《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公众号“羽毛老师的课”.

(本文已授权)

标签:  文学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散文 文本分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