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2023年高考语文突出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

admin 发布于 2024-02-01 阅读(91)

请点击上方的“基础教育课程”关注我们

引用本文请注明:

顾之川.高考语文试题的价值取向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课程,2023(Z1):17-23.

2023年高考语文突出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体现学科特点,考查关键能力;坚持守正创新,体现稳中求变。本文分析了考题变化背后的内在理据,即体现新时代选才育人要求,顺应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形势,适应新课改新教材教学实际。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若干启示:用足用好统编教材,注重教学考一致;教学中着眼关键能力培养;教学要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

2023年高考已尘埃落定,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回味反思之余,自然会进一步思考: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较之以往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其价值取向是什么?背后的内在理据又是什么?这些变化能给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启示?能否从中找出某些规律?笔者就这些问题谈谈看法。

一、高考语文试题的价值取向

2023年高考语文共有7套试卷,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的有4套,分别是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另外还有北京、上海、天津自主命题的试卷3套。纵观这7套高考语文试卷,在价值取向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突出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

教育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必须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尤其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根铸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考是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入学考试,肩负着为国选才育人的使命,致力于为国家的科技创新、人才战略选拔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的现代文阅读材料一,选用习近平总书记2011年11月16 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谈谈调查研究》作为阅读材料;全国乙卷的作文题“一花独放不是春”,选自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和2014年3月27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并特别点出“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要求“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新课标Ⅰ卷作文题“故事是有力量的”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形象有机勾连在一起,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好故事、讲好什么故事、如何讲好故事,呼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时代要求,学生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探讨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全国乙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长出一地的好荞麦》,表现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体现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埋头苦干、坚韧不拔的精神;天津卷作文题选用周恩来在天津求学时自撰的一副对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启发学生思考交友处世、读书求知的方法和原则,联系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责任和担当,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感悟,写出自己的“联想和思考”。

这些题目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指向,即落实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体现学科特点,考查关键能力

高考改革的另一个价值取向是发挥学科优势,深化考试内容改革,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选拔拔尖创新后备人才。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努力追求语文学科的“本然”,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

第一,试题突出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是在阅读理解、信息处理、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基础上的综合和发展,是创新人才的必备品格,对思辨能力的考查成为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的一大亮点。如全国甲卷作文题“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上海卷作文题“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题目并没有指向性观点,只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联想、认识和思考,思辨性强,开放空间大,价值导向多样化,既鼓励个性化表达,又贴近时代、社会和学生实际,有利于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高阶思维品质。北京卷大作文题“续航”,大气恢宏,思考空间大,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学生自然能联想到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等,从而思考如何有效能地可持续发展。北京卷文言文阅读题中,从关键词语的音、义入手,考查学生对《论语》等文化经典语句的理解,侧重文化理解,突出考查思辨能力。试题要求学生基于对古人先贤的思辨认识,运用思维链独立思考问题并阐发自己的见解,在古今思考碰撞中深化对经典文本意义的解读,体现出人文内涵与实践导向。

第二,试题有意识地勾连教材,体现教、学、考的衔接。例如,新课标Ⅱ卷的现代文阅读题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单元相关联。现代文阅读Ⅱ阅读材料选用了沈从文的《社戏》,要求学生将之与初中学过的鲁迅的《社戏》进行比较分析,并同高中读本沈从文的《边城》中所写的端午节相关内容相勾连。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耳机一戴,谁也不爱”,要求学生将之与“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两句中的“谁”进行意义和用法的比较。北京卷现代文阅读第5 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对表格式提纲进行补充并运用表格自主梳理文中的重要信息,呼应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在说明事理时,要着重说清其中的关键要素”等要求。这些试题无疑都体现了“衔接勾连教材”的命题立意,反映了高考语文引领教学回归课堂、回归教材的匠意。另外,新课标Ⅱ卷的文言文阅读题,材料内容是淝水之战的历史典故,通俗平易,却不是选自常见的《资治通鉴》,而是选用了《百战奇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的内容。像这样的试题,内容常见而文本出新,贴近教学实际,关注学生的语文生活。

第三,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考试命题建议”,明确提出“素养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要求加强情境设计。新课标Ⅱ卷古代诗歌阅读题让学生分析林逋《湖上晚归》一诗是如何印证王国维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的,将文本阅读与文学鉴赏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文学审美素养,同时也是在明确传达一个理念——无应用即无学习,无应用情境就无能力考查。意在以此引导一线教学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三)坚持守正创新,体现稳中求变

高考既要积极改革,又不能“大起大落”让学生无所适从,必须坚持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从形式上看,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有意克服固化的试题形式,积极探索新题型。最明显的变化有:

第一,作文材料字数大大减少,试题文字简洁明快,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障碍,相比于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材料,显得更干净利索,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能凸显对学生高阶思维品质的考查。

第二,作文题目取自试卷材料,出现了读写结合类试题,如新课标Ⅱ卷直接从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语料中提取“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一句,由此提炼出“青少年自己的空间”作文题。其实,这些变化在2023年2月的适应性测试卷1中已露出端倪,如作文题“这里是中国”直接取自同一份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材料,这样的设计,相当于提前发布了“安民告示”,学生应该能够适应这种命题方式的变化。

第三,名篇名句默写题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的背诵篇目。如新课标Ⅱ卷第17题第(3)小题“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 , ”,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名句。这是一种应用性默写题,是个开放性题目,答案可以是教材中学过的写景名句,也可以是课外阅读,甚至是学生在看电影电视或参加研学活动时积累的名篇名句,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这样的考查方式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鼓励学生的课外阅读与语文实践,引导其多积累,培养审美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二、高考语文改革的内在理据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其改革的内在理据是什么?反映了哪些教育教学、教育考试规律?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在此笔者试作分析。

(一)体现新时代选才育人要求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这一思想载入宪法。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布局战略要求,提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干又善作善成。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必须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1年,国家教材委员会发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要把理论表达转化为教材语言,让思想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要注重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把抽象概念与生动案例相结合,显性表述与隐性渗透相结合,确保进课程教材的思想内容可认知、可理解,指导学生将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高考语文试题紧跟时代要求,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直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作为试题材料,突出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目的就是引导青少年胸怀天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启发青少年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原则,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如此设计,有助于用高考“指挥棒”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顺应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形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试题应体现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高考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建设人才选拔,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

为了使这些精神和要求落地落实,2023 年高考语文试题推出多种新题型,如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变以往的单一文本为复合文本,分别选用了《韩非子•难一》和《孔丛子·答问》的内容,两篇文本在内容上紧密关联,聚焦于“赏罚”问题,展现了法家和儒家主张的差异以及两家立论驳论的交锋。其后第10题文言文断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断句,封堵了凭考试技巧答题的漏洞;第14题问答题要求学生回答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和批判性阅读。

(三)适应新课改新教材教学实际

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第9题创设了为陈村的《给儿子》写文学短评的应用情境,并提供了甲、乙两组关键词,要求学生写出短评思路。这一新题型显然是为了照应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答案是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只要思路清晰、言之成理,即可得分。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Ⅰ有关调查研究的两则材料,则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的相关内容高度关联。名篇名句默写题的应用型默写,答案也是开放的,引导学生多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注重古代诗词的积累并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加以运用,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题选用语文教育家张志公《说工具》作为阅读材料,通过介绍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讲解方法,引入对语文作为思维和交流思想工具的思考。其后第20题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讲解进行评论,浓缩了阅读表达、梳理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学生不仅要考虑语言交际的有效性,讲清字词、讲解道理,还要考虑对知识的活学活用以及讲解效果等。本题引导学生从常见的语言现象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第21题为学生创设了讲解成语的具体情境,要求从“卧薪尝胆”“庖丁解牛”“一鼓作气”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并借鉴文中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

此举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统筹考虑语言表达任务的情境场合及受众的知识水平与期待,既是对成语、典故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试题命制要求。

三、高考语文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用足用好教材,注重教、学、考一致

2023年高考的多套语文试卷均有意识地深度勾连教材,这就要求教师跳出一味追求“偏难怪”、盲目进行拓展练习的窠臼,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和使用,围绕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用足用好现行教材。

对于高考,过去常有一线教师抱怨“教的不考,考的没教”,教、学、考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且互不搭界。高考改革能否与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同向同行,教、学、考能否有机衔接,高考试题的命制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

针对过去讲得多做得少,学生读书少、思考不深入、对科技缺乏兴趣等问题,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表达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其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显然有助于发挥考试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作用,通过改进过程性评价,丰富创新评价手段,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中着眼关键能力培养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四大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落实到高考语文试卷上,体现为着重考查学生的六大关键能力, 即“阅读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培养关键能力,不能靠学生死记硬背,也不能单凭机械刷题、题海战术,更不能指望猜题押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书、勤思考、多练笔、多实践,增强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等语文实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题要求学生借鉴文中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成语的要点,变过去着重考查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为着重考查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的能力水平,这无疑会倒逼中学语文教学向激发思考、引导探究、指导做事转变。

(三)语文教学要突出综合性与实践性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性、实践性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综合性主要体现在阅读内容的丰富性、阅读文本的多样性以及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运用上;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与社会实践活动上,而且主要是学生独立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高考文学类阅读试题要求学生在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调动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文学短评,作文题就“人、技术、时间”写出自己的联想和思考等等。这就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听说读写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的简单线性训练模式,发挥语言知识能力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加以整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积累知识,增加学识,增长见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顾之川,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

标签:  高考 基础教育课程 2017高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