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散文美”的内涵与艾青的诗性创作

admin 发布于 2024-02-06 阅读(79)

【作者基本信息】陕西师范大学,文艺学,2002,硕士【摘要】“诗的散文美”主张,朱自清是较早给以揭示并肯定的,现代诗人戴望舒在《我的记忆》中曾将之付诸于实践,但历来的诗人只用此法进行创作,却未能将之提升为理论。而把“诗的散文美”提到美学的高度,并加以弘扬和自觉倡导者始自艾青。本论文从四部分进行论述。一、“诗的散文美”命题的提出及诗学背景艾青追求的诗学理想是努力地把自己所感受到的世界不拘束地表达出来,而30年代后期,诗坛上出现了用格律或韵文形式包装的现象,于是艾青就提出了“诗的散文美”的命题,它要求诗人说真话,抒真情,不做作,不因为雕琢而挫伤口语的自然的美,它同“诗的散文化”有本质的区别,后者最主要的表现在于缺乏情感与形象,艾青提倡的散文美,其实质在于提倡用比较自由的语言形式,用比较亲切、富有情感和形象的口语,最大限度地表现诗人对于他所处的伟大时代的真情,从而使诗更好地保有诗的本质内核:情感和形象。二、“诗的散文美”的内涵与艾青的诗性创作艾青所谓的“诗的散文美”具体表现为:诗的真情美,即诗的真情,首先必须是发自诗人内心的真正的感情。其次,诗人的感情是与时代和人民的感情相沟通的;诗的意象美,即诗的情感要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用具体可感的意象表达出来;诗的语言美,即同时具有简约性,启示性和明朗性的口语化语言;诗的形式美,即采用能最大限度表现诗情的散文的自由形式作诗的形式,诗的音乐美是以语言能充分表达形象和意象为前提,合乎情感内在节奏地、自然而然地呈现。

这四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艾青诗的散文美内涵。它既是艾青诗歌理论主张的主要内容,又是他诗歌创作的主导风格。他的诗或叙事状物,或抒情咏志,无不朴素、恳切、灼灼传神;无不处处体现着“诗的散文美”,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我爱这土地》、《鱼化石》等诗篇。由此可见,艾青的诗歌创作正是“诗的散文美”命题的成功实践。“诗的散文美”命题的中西诗学渊源艾青的“诗文美”命题是在中西方艺术的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探索,逐步形成并完善的。(一)对法国象征派“纯诗”概念的合理内核的吸收。20世纪之初,法国后期象征派代表人物马拉美、瓦莱里等发起了“纯诗”运动。他们主张诗的形式应该是抛弃受圃于格律或韵的束缚的、僵化的传统的旧形式,而采取与诗人情感相合致的各种自由的新形式,以使诗达到他们所追求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这种主体精神的自由便成了艾青“诗的散文美”命题中的本质内核。(二)从唐宋两代“以文为诗”中吸取创作上的教训,唐宋两代“以文为诗”的现象愈演愈烈,最后发展到用韵文的形式包装假诗,艾青吸取教训,极力反对诗歌散文化。(三)对现代诗歌理论的改造与借鉴,艾青对于郭沫若诗论中的真情美、自由美、形式美都有明显的承继与发展。

尤其表现在对自由美的形式的接受、深化和发展。艾青又借鉴承继了戴望舒提倡的口语美主张,丰富了“诗的散文美”命题的内四、艾青的诗学理想对中国现代诗学的影响与启示(一)艾青诗学理想的主要内容:诗美是诗真、诗善的“外衣”,三者密不可分;诗美是诗人情感的闪灼与进射。诗歌作为一种抒情文学,感情的真实是最主要的功能;诗美是一种完成的艺术。任何艺术美都必须是完成的艺术。(二)艾青的诗学理想对中国现代诗学的影响及对当代诗坛的启示。它让中国新诗摆脱了格律的束缚和形式的单调,脱离了语言的陈腐、生涩和人工的雕琢,走向了口语化的道路,赋予诗以新的气息和内容,这正是我们当代诗坛应提倡和借鉴的,这样,当代诗歌才能改变被读者漠视的现象,才能走向民族的、大众的道路。更多还原【关键词】诗的散文美;真情;意象;口语化;诗学理想;【文内图片】

标签:  艾青 散文 文化 诗歌 读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