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色素分类及出口通报案例分析:天然色素与人工合成色素的差异
如今,国际贸易活动日益增多,食品在跨国销售过程中遭遇了众多规则上的差异,尤其是食品色素的使用规定差异,这常常导致问题出现。比如,我国出口到波兰的糖果因为色素使用量超标,被欧盟通报,这种情况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食品添加剂法规
各国和地区都有自己的食品添加剂规定。欧盟的《(EC)No1333/2008》对食品添加剂提出了具体要求。韩国的《食品添加剂法典》同样明确了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标准,包括营养强化剂、香料以及色素等。这些法规构成了保障食品安全和规范行业的根本。比如,在欧盟,对食品中使用的色素有严格的规定,这直接影响到进口食品的合规性。在我国,偶氮玉红这类色素可以用于糖果和冷冻饮品等,但在饮料中则不允许使用。此外,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要求标示具体的着色剂名称,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韩国偶氮玉红事件
2020年1月30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发布了一则通报。通报称,从土耳其进口的石榴果汁浓缩液中检测出了偶氮玉红。根据韩国《食品添加剂法典》的规定,偶氮玉红并不在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名单中,因此它被视为禁用色素。与此相对的是,欧盟成员国却允许使用偶氮玉红。这一现象揭示了不同国家对同一色素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场。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若要将产品出口至韩国,就必须严格遵守韩国的相关规定,否则将可能遭受严厉的处罚。
瑞典通报黎巴嫩腌萝卜事件
2019年9月3日,一个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瑞典通过欧盟的快速预警系统,对黎巴嫩出口的腌萝卜进行了通报,指出其中含有未经批准的色素罗丹明B。罗丹明B在欧盟是不被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在我国,罗丹明B早已被纳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的第一批。然而,仍有不良商家受利益驱动,违规使用罗丹明B,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使。
我国台岛面条出口事件
2019年2月13日发生的一件事值得我们深思。意大利借助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通知我们国家台岛产的面条质量不达标。检测结果显示,面条中混入了未经批准的柠檬黄色素。在欧洲各国,柠檬黄是不允许添加到面条中的。然而,在台岛,它却可以用于各种食品。即便在中国大陆,使用柠檬黄也是被禁止的。如果企业对这种差异不了解,盲目出口很可能会遭遇产品被退回,从而遭受经济损失。
各国通报不合格情况汇总
各国上报的食品色素不合格情况,多数体现在色素含量超标或使用范围不当。这种差异使得跨国企业在色素使用上必须格外小心。以某国为例,某类食品中染料的最大使用量规定为1克,而在其他国家,这个数字可能是2克,甚至有些国家明令禁止使用。面对这样的情况,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准确了解并遵守目标市场的相关规定。
出口企业应对建议</br>
出口企业出口前需全面掌握不同国家对色素及其他添加剂的具体使用规范。产品生产必须严格遵守出口国的规定,以确保食品的安全,降低出口风险。这并非儿戏,若企业出口的食品色素含量超标或使用不当,轻则货物被退回,重则可能面临高额罚款,甚至丧失海外市场。这难道不是我们出口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若觉得文章有益,请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