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条自动化养蚕生产线在黔江区建成投用,蚕农省时省力效率高
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创新型的生产技术常常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黔江区成功打造了全市第一条全自动养蚕生产线,这一创新成果格外引人注目。对于传统的养蚕业来说,这无疑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自动化养蚕生产线的构成
自动化养蚕生产线配备了标准蚕棚、电动轨道、可移动蚕台以及自动升降上簇机等设备。这些设备组合在一起极为关键,其中标准蚕棚能提供适宜的养蚕环境,电动轨道为蚕台移动提供动力支持,蚕台移动便捷,上簇升降机则节省了人力。此外,这些设备还能根据蚕棚面积进行增减调整,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比如在不同规模的蚕棚中都能发挥其作用。而且,该生产线一次可养蚕20张,这也体现了其规模经济的潜力。
在现代养蚕业中,智能化设备的作用不容小觑。这样的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彻底改变了过去养蚕工具分散且效率低下的状况。传统的养蚕设施简陋且单一,而自动化养蚕生产线的设备集成化,正是迈向现代化养蚕的关键。
人力节省情况
人力投入对比之下,以往大规模桑叶饲养需20余人耗时6小时,以金溪镇望岭村为例,一张蚕喂养1200斤桑叶便需一个半小时。如今,借助自动化设备,同样的工作仅需一人10分钟便可完成,人力节约效果显著。传统养蚕方式要求蚕农长时间劳作,如桑叶喂食,需在蚕棚间来回穿梭。现在,依托自动化设备,养蚕效率大幅提升,人力成本节省超过三倍。正如区蚕业公司生产科科长所言,蚕农可把节省下来的精力用于蚕桑其他环节的精细管理。
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地方,这一点尤为关键。现在农村的情况是,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劳动力明显不足。但自动化设备的出现,使得少量劳动力就能完成过去需要多人完成的工作。这样的转变,有望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养蚕业,摆脱人力不足的困扰。
养蚕效率提升方面
自动化养蚕生产线,除了人工喂桑,其他工序如一龄蚕到上蔟、自动取茧等都能实现自动化。在养蚕的全过程中,这大大提升了养蚕的效率。以秋季的五龄蚕为例,这是桑蚕从熟蚕到上簇结茧的关键时期,有了自动化设备的支持,整个过程避免了因人力衔接不当而导致的延误。
养蚕传统上依赖人工操作和经验,效率不高,错误频发。而自动化生产就像给养蚕业安装了精密的齿轮,运转有序高效,大幅提升了蚕茧产量,为蚕农整体收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对金溪镇的养蚕影响
金溪镇内,该生产线推广成效初现。已安装5套设备,蚕种超过100张,预计产茧量达80担,产值达16万元。设备在镇内应用日益广泛,蚕农收入增长明显。金溪镇党委副书记提出,将依照山地现代蚕业发展模式,推动养蚕规模化、专业化、自动化进程。
金溪镇以往采用的养蚕方式较为传统,其经济效益并不显著。但随着自动化养蚕设备的引入,这一状况发生了转变。现在,无论是养蚕的规模还是产出效益,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金溪镇正逐步迈向现代蚕业的发展道路,并为其他乡镇提供了值得参考的榜样。
对黔江区的意义
黔江区是全市最大的集约化、规模化蚕桑示范基地,其高产桑园面积达到了4万亩。种桑养蚕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该自动化养蚕生产线的建立,完善了区域蚕桑配套技术产业链。它的投入使用,改变了传统的养蚕方式,实现了蚕桑的工厂化饲养。这一变化使得整个蚕桑产业变得更加现代化和高效。
举个例子,过去一个蚕茧的生产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效率并不高。而现在,借助新的生产线,我们可以用更少的人力,生产出更多的优质蚕茧。这对黔江区农村经济收入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加强了该地区在蚕桑产业中的示范作用。
自动化养蚕生产线的推广前景
黔江区的部分乡镇已开始推广这条生产线。这种创新的养蚕方式,因其众多优势,有望逐步在更多养蚕区域得到应用。它满足了现代养蚕业对高效、低成本、高品质蚕茧的需求。
读者可能会疑问,这样的自动化养蚕生产线在面临不同自然环境和养蚕规模多样的地区推广时,是否还能保持其良好的适用性?我们期待大家对此问题能积极讨论交流。同时,也希望各位能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项对养蚕业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