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郫都区长河村水稻丰收,优质香米受好评,品鉴会总结经验
农业领域的新成果常带来新的希望。成都市郫都区长河村的水稻新品种示范种植基地,其丰收的景象,无疑是一幅令人振奋的画卷,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既是农民辛勤劳作后的喜悦,也展示了多方合作在探索现代农业方面取得的成果。
长河村水稻新品种引进背景
长河村拥有其特有的农业发展条件。这里的人们持续努力,寻找适合本地种植、产量高且品质优的水稻品种。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种植方式已无法满足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2024年到来之际,郫都区决心从根本改变水稻种植的现状,提升农业的效益。郫都区老科协主动承担起桥梁的角色,积极联络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他们期望借助这些单位的科研实力,为长河村乃至整个区域的农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川农大水稻研究所因其实力雄厚,在合作对象中脱颖而出。研究所内的专家教授,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他们通过不懈的研究与实验,努力培育出更优质、产量更高的水稻品种。同时,他们也渴望寻找到一个理想的试验与推广基地。而长河村恰好给了他们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
各方单位合作模式
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川农大水稻研究所提供了关键的技术和科研支持,他们的专家团队经过精心挑选,为长河村选择了适宜当地环境的水稻品种“川郁香”和“CND5246”。郫都区老科协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多次开展调查研究,并主动组织各方共同商讨发展规划。团结街道办在基层管理和协调各方关系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而长河村的两委班子,则在具体的生产组织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责任。
各参与方摒弃了传统的各行其是做法。他们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协商,共同分享信息。无论是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还是管理上的挑战,都能迅速定位到负责部门并得到解决。这种紧密协作的合作方式,为水稻新品种的种植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水稻新品种种植过程简述
在种植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去年三月,在经过一番考察并选择了长河村作为种植地之后,我们便着手开始了种植的准备工作。首先,在品种挑选上,我们格外谨慎,最终确定了两种高品质的香稻品种。在育秧阶段,技术人员对温度和湿度等关键因素进行了精确调控,比如确保育秧地的温度维持在25至30摄氏度之间。
栽插时,我们严格遵循科学规范,每一株秧苗的间距和深度都符合标准。在田间管理过程中,我们确保施肥量的精准,依据土壤肥力检测的数据,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整施肥量。同时,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十分及时,我们根据历史数据,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进行提前预防,确保其发生时间与种类都有所掌握。
产品品鉴会的多元展示
品鉴会是展示成果的舞台。长河村村民活动中心举办的品鉴会现场异常热闹。现场不仅有新水稻品种的亮相,还有村里其他农产品的展示。大米加工设备展示了长河村在深加工发展方面的努力。村集体生产的有机蔬菜和水果也加入了展示行列。
观察展示布局,我们发现两个新培育的水稻品种的新米被摆放在显眼位置,与去年种植的香稻和普通稻米形成对比。这些展品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纷纷前来品尝并比较。它们直观地展示了新品种水稻的诸多优势,无论是口感、色泽还是饱满度,都一一展现在参观者的眼前。
参会人员及会议重要决策
参会人员众多,涵盖各界。不仅有川农大水稻研究所、区委组织部老干部科、团结街道党委等单位的代表,还有长河村基层人员的身影,共计30余人。大家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郫都区老科协会长卫志中带来了充满热情的祝贺和详实的工作介绍,内容贴近一线工作实际。长河村党委书记徐发明则详细报告了从选种到收获的每一个环节。邓其明教授的交流汇报,更是表达了他继续提供帮助的坚定决心。
会议中确立的两大关键决策极具重要性。川农大水稻研究所的优质水稻品种示范种植基地正式授牌,这标志着当地的种植模式获得了广泛认可。同时,四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从战略高度为长河村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进行了长远规划。
对长河村农业发展的展望
长河村在水稻新品种种植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接下来,随着全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水稻种植的附加价值有望大幅提升。水稻与食用菌的轮作模式或许能为长河村带来更丰厚的经济回报。水稻科普长廊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推广水稻种植知识,还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这一切都将助力长河村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广大读者朋友们,关注农业发展是你们的关切。在长河村构建水稻全产业链的过程中,有哪些方面是你们认为最应关注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