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办渔〔2021〕6 号: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
水产养殖对国家的食物安全和水产品的充足供应至关重要,而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的“五大行动”正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这些行动符合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凸显了其重要价值,并引起了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
“五大行动”的源头与目标
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的“五大行动”背后有着深厚的政策与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的任务,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了要发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而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也为这一行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行动的目标,旨在支持水产养殖业实现绿色、高质量的发展,满足水产品稳定供应的需求。在养殖区域,众多小规模养殖户正面临养殖方式落后等问题,而这一行动正针对这些问题,旨在提升整个水产养殖业的现代化和绿色化水平。
我国水产养殖布局各异,各产区状况不一。然而,“五大行动”却能针对不同产区实际情况,描绘出普遍适用的成长路线。以沿海地区的大规模水产养殖区为例,以往这些区域过分依赖传统养殖方法,忽略了绿色发展的必要性。而这一行动恰好能够填补这些不足。
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推广
各地在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上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尝试。南方一些水乡,凭借丰富的水域资源,常常根据当地情况推广稻田养鱼等模式。这种模式既利用了水稻田的自然环境,又利用鱼来降低水稻的病虫害。科研单位深入研究了这种模式的原理,包括鱼类在稻田中的食物链关系等。此外,一些地区还开展了多种混养模式,比如草鱼、鲢鱼、鲫鱼等多种鱼类混养,从而提高了养殖池塘的空间利用率和生态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些养殖模式,相关部门将对其进行总结和提炼,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规范。比如,他们会通过实地调研收集养殖数据,这包括鱼类生长速度和养殖过程中水质变化的数据。此外,他们还将广泛传播这些养殖模式的优点,鼓励养殖户摒弃传统单一品种的养殖观念,主动采纳生态和健康的养殖方式,从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
养殖尾水治理问题不可忽视。目前,众多大规模养殖区产生大量尾水,若处理不当,会对周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以浙江某些水产养殖基地为例,他们使用人工湿地处理尾水,借助湿地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来净化。而在其他地区,他们则通过建设生态沟渠等手段进行处理。
为了广泛推广这些治理方法,必须确立一套相关标准。渔业部门与科研机构携手,对各种治理模式的尾水净化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搜集如尾水排入环境后氨氮含量减少的具体数据等。同时,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推广,例如举办治理技术交流会,帮助养殖户了解并采纳适合自己需求的养殖尾水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
水产养殖中药物的使用问题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在山东的一些水产养殖区域,过去常常出现药物使用超量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对鱼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还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现在亟需加强相关领域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对《兽药管理条例》等法规进行解读培训,目的是让养殖户清楚合法用药的界限。同时,还需广泛传播科学用药的知识,包括针对不同鱼类疾病,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另外,各地区的渔业管理部门应强化监管力度,以杜绝违规用药的情况,确保水产品从源头开始就符合质量安全标准。
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
使用配合饲料替换幼杂鱼具有众多优点。过去,沿海地区的一些海水鱼养殖场普遍采用幼杂鱼作为饲料。这一做法不仅成本高昂,还对海洋渔业资源构成了压力。过度捕捞幼杂鱼行为严重破坏了海洋渔业的生态平衡。
如今,我们正努力推广配合饲料的使用。科研机构正不懈研发,旨在为不同鱼类提供更适宜的配合饲料。这包括通过研究鱼类的营养需求,制作出富含多种营养素的配合饲料。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可实施补贴政策,以激励养殖户使用配合饲料。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而且对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水产种业质量提升
水产种业质量的提高是水产养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在湖北,部分水产苗种繁育基地曾面临苗种质量不一的问题。培育优良品种需严格控制环境,并采用专业技术。比如,在提升鱼苗孵化率上,必须精确调控水温、水质等关键因素。
为了提高种业品质,科研机构和苗种培育基地需携手合作。借助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精选出携带优良基因的亲本。同时,还需确立种业质量的标准,严禁在苗种供应市场上销售不符合标准的苗种,确保水产种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读者们,你们觉得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的“五大行动”里,哪个行动遇到的困难最为突出?若觉得这篇文章有些帮助,不妨点个赞,分享出去,并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