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腹泻原因大揭秘!养殖户必知的 7 大因素
在猪场日常生产中,猪腹泻犹如一个顽强的“敌人”,时常出现。各个阶段的猪都可能遭受其“侵袭”。许多养殖户在遇到猪腹泻时,常常采取盲目治疗的方法。这种状况亟需改善。只有深入了解猪腹泻的成因,才能有效地应对这一难题。
小猪腹泻与温度关系
幼猪尚未发育完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小猪很容易感冒。比如在东北,如果猪舍的保暖措施不完善,新生的小猪就会处于低温环境中,这时它们的抵抗力会下降,很容易患上腹泻。这种由温度引起的腹泻在哺乳期的仔猪中约占70%,而且单纯用药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小猪出生后能否立即喝到初乳非常关键,如果不能喝到初乳,它们的抗病能力就无法得到有效增强,腹泻的风险也会显著上升。
温度过低,小猪的肠道菌群平衡易遭破坏。在正常体温下,有益菌与有害菌在肠道中维持着动态平衡。然而,一旦温度降低,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进而引发腹泻。养殖户在照料小猪时,需特别关注温度的调节。
病毒性腹泻相关
病毒性腹泻在特定季节里频繁发作,尤其是从晚秋到春季这段寒冷时期。在我国北方,许多猪场在这段时间内特别容易遭受此病。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肠胃炎、猪轮状病毒等病毒性疾病,常是导致猪腹泻的罪魁祸首。一旦猪群发病,治疗起来颇为棘手,因为没有特效药物可用,这就像是一场没有胜算的战斗。我们只能根据症状采取控制措施,将工作重心放在防止继发感染和避免脱水上,否则猪的健康状况会迅速恶化。
养殖户若察觉到猪只出现疑似病毒性腹泻的迹象,应迅速将病猪隔离,并进行观察与处理。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把控猪舍环境至关重要,比如定期通风和消毒,这些措施能有效减少病毒性腹泻的发生概率。
蛔虫引发的问题
蛔虫,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对猪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猪在各个生长阶段都可能感染蛔虫,尤其是四五月龄的小猪,感染后危害更为严重。在一些管理不规范的小型猪场,小猪出现磨牙、贫血、拉稀等症状,往往是在这些症状显现后才发现是蛔虫感染所致。蛔虫在猪体内会阻碍营养吸收,导致猪生长缓慢。因此,养殖户必须定期进行驱虫,以防止蛔虫感染的发生。
挑选驱虫药时需格外小心,不能只看它对蛔虫的效果,还得考虑它对猪整体健康可能带来的影响,比如会不会影响猪的食欲。此外,选取恰当的剂量对于确保驱虫效果和猪的健康至关重要。
球虫导致的腹泻
球虫若在猪舍扩散,病猪会拉出白色或黄色的水样稀粪。在南方一些猪场,因为湿度较高,球虫容易繁殖。若不及时控制,病猪不仅会因腹泻而脱水,还可能传染给健康的小猪,导致疾病广泛传播。养殖户可使用抗球虫药预防,从小猪出生开始就采取措施,防止球虫有机可乘。
猪舍若受污染,务必彻底清洁并消毒,同时,对病猪的排泄物也要进行妥善处理,以防球虫借助粪便和环境的途径继续传播,危害猪群的健康。
鞭虫危害情况
猪常被鞭虫困扰,此寄生虫会导致猪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仿佛失去了生机。它们会慢慢消瘦,粪便稀薄,严重时甚至可能脱水。特别是六个月以内的小猪,受到鞭虫的威胁尤为严重。在一些饲养密度较高的猪场,鞭虫爆发的情况较为常见。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猪舍的卫生管理至关重要,定期消毒是必须的。在饲养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猪只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立即检测粪便,以判断是否由鞭虫感染引起的腹泻。
管理不当及应对
猪场管理中,多种因素可能引发猪腹泻,饲养密度和通风状况与猪的健康紧密相连。特别是饮水和消毒这两项因素至关重要。水虽是廉价的“饲料”,却常被忽视。据调查,一些猪场提供的饮水设备存在缺陷,如水嘴过高新生小猪够不着,且缺乏水槽,导致小猪饮水量不足,可能转而饮用母猪尿液,进而引发细菌感染,造成腹泻。
消毒工作同样必须遵循科学原则,特别是在北方的冬季。在消毒之前,必须先将粪便清理干净,并且确保做好保温措施,否则可能会引起猪的应激反应。有些养殖户却直接对未清理粪便的猪舍进行消毒,这种做法很不合理,极易破坏猪舍的卫生状况。
在养猪的过程中,大家是否遇到过因饲养管理不善而导致猪只出现腹泻的问题?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经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