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生猪养殖业绩大增,未来养殖业将如何发展?
我国生猪养殖业犹如一叶在波涛滚滚的海洋中航行的船只,既拥有无限机遇,亦遭遇重重挑战。今年,养猪业吸引了广泛关注,时而盈利大幅上升,时而又遭遇诸多新问题。
生猪养殖的盈利与周期
上半年生猪销售价格持续走高,养猪企业因而收益颇丰。以傲农生物为例,凭借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其净利润增长了15倍。这种盈利的显著提升,源于“猪周期”的作用。这一周期性变化揭示了生猪供需关系的波动,而此次周期延长,主要归因于双重疫情等因素。展望未来,企业若想长远发展,必须在成本控制、效率提升和科技创新上多下功夫。这不仅仅是一场市场的较量,更是实力的全面对决。
“猪周期”对整个市场的布局有着显著影响。上半年企业盈利颇丰,这一现象促使众多企业自去年起增加投资力度,其中甚至包括涉足房地产的企业跨领域进入该行业。
大企业布局的影响
大企业在生猪养殖领域的布局具有深远影响。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大企业拥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以及强大的实力。在资源分配上,政策更倾向于扶持大企业,它们在养殖技术和应对灾害等方面的能力远超小养殖户。这对散户和中小型养殖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展望明年市场,随着大企业的持续发展,市场格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许多小养殖户可能会被淘汰,他们在与大型企业的竞争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需求市场的情况
生猪价格高昂导致猪肉市场需求不佳。这给屠宰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屠宰量持续下滑,开工率降低,情况令人忧虑。以7月10日为例,屠宰企业的开工率已降至12.04%,与月初相比,降幅显著。这一切的背后,是全球新冠疫情的冲击,国内进出口贸易受阻,经济形势走低,人们的消费能力减弱,高价猪肉自然难以吸引消费者。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扭转,需求难以提振,整个产业链都将面临压力。
在经济压力的背景下,消费者们不再将猪肉视为首选肉类。取而代之的是,其他肉类或食品逐渐成为替代选择。这一变化导致猪肉的销售市场进一步缩小。
供应方面的预期
8月到来后,供应紧张的情况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南方地区将有部分二次育肥生猪陆续出栏,这将导致生猪产量的提升。这或许能够扭转目前供应不足的现状,并且预计下半年的生猪供应总量将持续增长。然而,我们也应意识到,供应量过大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但就目前形势来看,这种供应量的增加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的高肉价问题。
这也与企业养殖策略相关,众多企业预判了市场趋势,先前增加了养殖规模,如今正逐步出售生猪,以满足市场对猪肉的需求。
企业的发展前景
国内养猪企业未来仍将迎来一段增长迅猛的黄金时期。资本市场和国家政策的双重支持将助力其发展。行业龙头将显现出成本较低、发展迅速等明显优势。然而,从长远角度看,明后年全行业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若果真如此,产品价格将跌至成本以下,行业将进入低谷期。因此,企业需提前做好规划,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与其他国家的生猪养殖企业的发展历史相较,不难发现产能过剩对行业的冲击极为严重,这一点企业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政策的导向作用
我国农业农村部秉持优供给、强安全、保生态的原则,积极推动畜牧业的变革与发展。他们规范了畜禽养殖户的经营活动,引导其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规模化养殖在很多方面都显示出优势。比如在生物安全防控上,规模养殖的管理更为便捷。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看,一旦达到一定规模,相关投资会相对减少,而产出则会增加,从而显著优化了投入产出比。这样不仅能够大幅降低人力和管理成本,还能让养殖户获得更多的收益。
那么,我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在以大企业为主导、政策导向明显的养殖环境中,散户养殖户该如何寻找发展的机会?期待大家的积极讨论、点赞和分享。